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房贷转经营贷,背后隐藏着多少风险?

www.nexxgmp.com 2025-08-02 房产纠纷

有不法中介声称,可以通过低利率经营贷、信用贷置换高利率房贷的方法,降低房贷利息支出,诱骗购房者签订中介服务合同,其背后却隐藏着高额服务费、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这种“转贷降息”的操作方法,不只给购房者带来很大风险,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日前,江苏泰州高港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块中介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时,秉持“小案不小办”的原则,深挖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制发司法建议,深化诉源治理,以司法之力筑牢“金融安全绿色屏障”。

从小案中追索背后大问题

“我方需要被告付清中介服务费34000元,并按日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庭审中,原告某信息咨询服务部陈述道。

“我确实跟原告签了中介合同,他们当时说,帮我把房贷置换成经营贷,手续步骤都交给他们,利息能少几十万元,哪个能不心动?”被告姚某哭诉道。

这是前不久发生在高港区法院的一幕庭审场景。其背后是一块中介合同纠纷案,案件虽看上去简单,但原被告陈述中涉及的“转贷”“过桥”“降息”“手续费”等字眼却引起了承方法官彭建平的关注。

“目前大多数买房人是按揭贷款,利率较高,大家就想着做‘转贷降息’的买卖。”经过彭建平多次询问,原告某信息咨询服务部的员工说了实话,“通过提供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尾款,房屋解押后再重新抵押给银行,把房贷转为经营贷。如此一来,贷款利率减少不少,且贷款都是通过银行合法放贷,这在行业内并不少见。”

阅览卷宗后,彭建平发现被告姚某作为委托人与某信息咨询服务部签订的《贷款中介服务合同》约定:委托人委托中介人作为贷款顾问,由中介人提供过桥资金、审批材料、营业执照等贷款所需材料,中介人依据委托人的实质状况代为办理经营贷有关业务;委托人应向中介人支付手续费34000元。

据姚某陈述,其与某信息咨询服务部另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由该公司向姚某提供过桥资金用于结清房贷尾款,姚某支付年利率8.6%的借款利息,共计28000元。姚某回忆,当时该公司员工向他介绍“业务”时,只宣称提供垫资服务、转做经营贷,并没说明包含什么成本。

“当时我也是一头雾水,就感觉太合算了,哪个想到这种中介服务就是钻监管漏洞,反而增加了我的负债重压。”直到他们将它诉至法院,姚某这才“如梦初醒”。

经过彭建平一番释法说理,双方当事人均认识到“转贷降息”实质上是避免金融监管的行为,从法律上说不被允许。后原告某中介公司主动撤诉,案件得以解决。

制发司法建议防金融风险

案件虽已办结,但事情并没有结束。这家里介公司是不是是“不法中介”?这种行为是不是是“骗取贷款”?是否会扰乱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安全……一连串的疑问让彭建平并未就此“停手”,整理好所涉及的疑点,案件被提交至该院专业法官联席会议予以讨论。

“中介公司以降息为鱼饵,诱导贷款人与他们签订中介服务合同,一方面出借过桥资金,收取借款利息;其次约定高额手续费,明显加重了贷款人的负担,损害用款人的利益。”

“但他们结清了房贷尾款,并提供了营业执照等材料申请贷款,从银行审察角度看,这种操作表面上并没问题。”

“办理金融案件时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预防发生金融风险。”

在专业法官联席会议上,与会法官围绕疑点问题纷纷发表建议。经过讨论,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陆乔立提出建议:“要对这类现象和问题进行梳理,将潜在风险进行详细说明,而后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

为此,高港区法院就该案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拓展调查研究,基于调查成就先后向金融监管部门、部分金融机构发送司法建议,包含“加大对金融机构与其他服务公司合作、收取不适当的服务咨询成本、提升筹资本钱的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不好的债权出售的监管力度”等,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社会治理啄木鸟”有哪些用途,有效从源头预防风险。

为了进一步推进金融风险诉源治理,2023年11月,该院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发出《关于加大金融各机构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司法建议》,就案件审理中发现的贷款中介诱导买家用经营贷、消费贷“置换”房贷、收取高额服务费的“转贷降息”行为进行风险提示。司法建议书指出,“转贷降息”行为具备虚构材料转贷藏风险、高额中间成本增重压、不真实违规营销乱秩序等风险特征,建议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部门协作、监督指导和法治宣传,从而保护买家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收到司法建议后,金融监管部门高度看重,回函称将对违规企业进行核查,并表示将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全方位推进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五大监管”落地落细,压实银行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健全有关规范步骤,强化信贷职员监督管理,保障金融买家合法权益。

引使用方法条

切实预防金融风险,仅凭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很难形成防范金融风险的共治格局,需要聚合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各方力量,才能真的达到风险防控的预期成效。

Tags: 房产纠纷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